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
年輕幹部要提高科學決策能力。科學決策能力,是領導幹部能力素質的體現,也是衡量領導者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。只有做到科學決策,才能確保發展方向明確,發展思路正確,發展措施紮實,發展效果良好。
提高科學決策能力,要有深邃的戰略眼光。古語云:“不謀全局者,不足以謀一域;不謀萬世者,不足以謀一時。”1947年3月,面對23萬國民黨反動軍隊的重兵進犯,毛澤東審時度勢、力排眾議,作出了驚人的戰略決策:主動撤離延安。毛澤東主動撤離延安的決策啓示:領導幹部在實際工作中,面對多項選擇,要站在戰略的高度,用發展的眼光權衡利弊,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得失。要善於識勢、運勢、造勢,變劣勢為優勢,以最佳態勢爭取成功和勝利。這説明,科學決策要有戰略眼光,看得遠、想得遠。領導幹部想問題、作決策,一定要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,多打大算盤、算大賬,少打小算盤、算小賬,善於把地區和部門的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,做到既為一域爭光、更為全局添彩。
提高科學決策能力,要有縝密的科學思維。正確的決策源於正確的分析判斷,正確的分析判斷源於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。領導決策水平的高低,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領導者理論思維水平的高低。今年以來,為做好疫情防控,黨中央準確把握疫情形勢變化,立足全局、着眼大局,及時調整防控策略,把控制傳染源、切斷傳播途徑作為關鍵着力點,打好了科學防控的戰略主動戰,讓我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。這説明,要作出科學決策,一方面要深入研究、綜合分析,看事情是否值得做、是否符合實際等,全面權衡,科學決斷。另一方面要開展可行性研究,多方聽取意見,綜合評判,科學取捨,使決策符合實際情況。
提高科學決策能力,要有民主的決策胸襟。“羣策為之則無不成,羣力舉之則無不勝”。領導幹部個體甚至領導班子集體的能力總是有限的,如果不能從廣大幹部羣眾中凝聚智慧和力量,就無法破解發展中的各種難題。辦法在實踐中、點子在羣眾中,無窮的智慧和力量藴藏在人民羣眾之中。作為年輕幹部,作決策、定規劃要有集中民智的胸襟和情懷。決策前要深入調查研究,廣泛聽取羣眾意見;決策中要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,切實把集體作用發揮到最大;決策後要嚴格按程序、按規則、按集體意志辦事。決不能固執己見搞“一言堂”“拍腦袋”作決策。只有這樣,才能真正提高決策能力和決策水平,減少損失,降低錯誤決策率,才能使決策符合大局、符合規定、符合民意、符合實際。
明年我們將進入“十四五”時期,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。進入新發展階段,貫徹新發展理念,構建新發展格局,需要解決的問題會越來越多樣、越來越複雜。這就要求年輕幹部要練就深邃的戰略眼光、縝密的科學思維、民主的集智胸襟,提高科學決策的能力,想幹事、能幹事、幹成事,不負韶華,不辱使命,造福人民。(杜傳亮)